为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推动设备维修工作向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西北轴承维护部与共享项目组通力合作,历经数月调研、设计与开发,在公司MES系统中成功构建并部署了“设备维修记录模块”及“员工维修工票模块”。近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公司设备维修管理迈入数字化运维新阶段。
量身定制:
从开发到落地全程闭环。针对公司设备类型多样、维修管理复杂程度高的现状,维护部与共享项目组紧密协作,深入调研设备现状、维修流程及维修人员分布等核心要素。4月起,团队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启动MES系统设备维修管理模块的开发工作。历经3个月开发与测试,模块于7月进入试运行阶段,团队积极收集维修人员使用反馈,对发现的问题持续优化、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有效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与易用性。8月模块组顺利完成从试运行到全面正式运行的平稳过渡。
功能全面:
覆盖设备维修全生命周期。新上线设备维修管理模块功能完备,实现了维修全过程关键数据的自动统计与集中管理,记录维度丰富、信息详实。包括设备基础信息:涵盖故障设备所在车间、设备编号及设备名称;时间节点管理:精准记录故障报修时间、维修开始时间、维修结束时间及设备停机时间;故障与维修详情:包括故障详细描述、维修处理说明、维修评价与维修现场6S执行情况等;资源消耗统计:自动统计维修人员工时,记录更换备件物料名称、编码、规格型号及数量等信息。
价值显著:
数据驱动管理助力提质降本。模块组的成功上线,不仅实现了维修信息数字化记录与集中管理,更通过数据沉淀与分析,为设备管理提升和公司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赋能预防性维修,精准定位设备瓶颈。模块自动积累维修数据,持续运行一年以上将形成宝贵的设备维修数据库,可精准识别高故障率设备与常见故障部位,为公司从故障性维修向预防性维修转型提供数据依据,有效减少非计划停机,保障生产连续稳定;优化备件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系统自动生成备件消耗数据,清晰呈现常用备件明细、消耗频率与数量,可指导公司合理设定各类备件的安全库存与最低库存标准,减少维修等待时间,降低库存资金占用,优化采购策略,从而有效控制整体采购成本;量化维修绩效,激发团队积极性。模块准确记录每位维修人员的任务参与情况及工时消耗,为月度绩效评估与奖金分配提供客观依据,切实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增强团队公平感、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
设备维修记录模块及员工维修工票模块的成功上线与稳定运行,是公司推进智能制造、深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模块不仅显著提升设备维修管理的效率与透明度,更通过数据赋能,为公司优化设备管理策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维修团队效能开辟了新路径。下一步,维护部与共享项目组将持续跟踪模块运行状况,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不断推进功能优化,为公司构建更加智慧、高效、可靠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