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中国不对称降息加大信贷需求刺激力度 未来仍有续降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06  浏览次数:181

中国央行周五起不对称降息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降0.250.31个百分点

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至基准利率的0.7

意在刺激有效信贷需求和实体经济增长

未来仍有继续降息和降准空间

路透北京75---中国央行在近一个月时间内第二次降息,且为存款利率降幅小於贷款利率降幅的不对称降息,意在刺激有效信贷需求和稳定实体经济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降息时点仍显意外,其赶在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前推出,或是相对偏弱的数据促使政策层做此决策,亦包含一定全球联合行动意味.在通胀压力持续减弱,以及流动性总体仍偏紧情况下,未来仍有继续降息和降准空间.

中国央行周四宣布,76(周五)起不对称降息,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3.0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至6.00%,为今年来第二次降息.央行并宣布,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

"和上次降息间隔比较近,有些出於意料,预计下周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可能不太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此次为很明确的不对称降息,效果应该好於上次,不管对於企业和整体经济都是有利的.

中国4-5月多项经济指标创数年来新低.同时价格指数的回落也显示出通胀已不再是当前政策关注重点.国家统计局将於下周一(9)公布6月价格数据,周五(13)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二季度数据.

路透综合21家机构预测中值结果显示,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幅料连续第六个季度回落,并降至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的7.6%,仅稍高於年初中国政府制定的7.5%全年增长目标.

渣打银行中国区宏观经济分析师李炜称,上半年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估计第二季经济增长不会理想,"央行这一政策举动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信贷投放,刺激经济的增长."

中国总理温家宝此前在一场地方会议上明确提到,尽管今年经济成长目标为7.5%,但仍要保住经济成长以8%的步调增长,并要求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经济马上触底回升.

降息消息公布後,澳元兑美元升至两个月高位1.0325,欧元兑美元从1.2506至约1.2527.大宗商品市场上,期铜触及盘中高位,上涨0.6%至每吨7,770美元,现货金触及盘中高位每盎司1,622.70美元.

但随着之後欧洲央行(ECB)宣布下调指标利率至0.75%的纪录低位,海外金融市场出现明显波动,欧元兑美元跌至一个月低点,LME期铜追随欧元走势转跌,现货金亦转跌.

效果有待观察,仍有下调空间**

对於本次不对称降息的效果,分析师多表示谨慎.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称,尽管经济从本季度开始回升,但回升毕竟还在开始阶段,不是很稳定,需要信贷进一步放松.另外就目前的通胀水平来看,也为降息创造了条件.

"不过我认为也不应高估此次降息的作用,因为6月初降息後,利率波动范围扩大,各银行自行决定利率水平,定价范围也扩大,对个人和企业而言,具体的利率可能还会因具体情况而定."他称.

国开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杜征征认为,本次降息的主要目应该还是稳增长.但从银行贷款来看,需求端和供给端都比较弱,所以这次降息的刺激能不能传输到终端还不好说.当前商业银行或可考虑调整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减轻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压力.

而随着通胀压力的持续减轻,以及流动性总体仍偏紧,未来仍有继续下调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称,预计三季度CPI会降到2%以下,通胀的压力会减小.如果经济增长未见起色的话,预计今年还会有一到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很可能集中在三季度,利率则最多再下调一次.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亦认为,"我们预计後续还将有50bp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降空间,今年还将至少降息一次;另外政府也可能将更为积极地启动一些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及保障房等项目."

中国上一次降息在68,并为自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降息.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将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被视为中国推进市场利率化的进步之举.

本次则进一步将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星展银行香港高级经济师梁兆基认为,利率自由化的步伐比预期走得很快,反映政府希望增强"优质"贷款需求,使经济健康发展.

他并预料今年内尚有1-2次减息,同时不排除今年内会撤销限制,实行贷款利率自由化.

利好房地产,对银行业则负面**

分析师们表示,本次不对称降息可以降低全社会资金成本,房地产因债务压力较大将成为降息的最大受益板块;但银行利差受到进一步挤压,将导致负面影响.

"本次降息对银行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利差会进一步受到挤压."陆挺称,而对负债率较高的国有企业来说,则是好消息,财务成本可以继续下降;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较小;对高负债的地方融资平台也是好事.

亦有分析师表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