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嘉善:“小轴承”转动产业“共富”大车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23  浏览次数:106

瓦当虽小,可挡风雨。古时,干窑人通过不断精进烧砖技艺,最终烧制出名满天下的“京砖”,成就遍地窑炉的千窑之势,兴起彼时支柱产业。时值今日,干窑轴承产业的发展依旧有着“烧砖”的精气神。

2021年,在干窑镇,有着近150家企业从事着轴承生产及其配套,其中轴承企业规上9家。数量庞大的干窑轴承产业,在追求“专而精”的同时,不断升级工艺。

但,“双飞”的成功在干窑轴承行业毕竟是少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不少企业面临着设备老旧、劳动力密集、创新能力不强、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接下来,干窑镇将发挥一些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头羊作用,带领一部分小企业升级转型。“‘双飞’这么多年,深耕干窑,在行业中起到示范和倒逼的作用。我们在万洋产业园中,为其提供了15000㎡的场地,用于整合兼并。”干窑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张宗正表示,干窑镇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双飞”牵头整合一部分轴承企业,带动企业间的“共富”。

凯盛滑动轴承主要从事轴承成品深加工,林氏五金制品和范东轴承都是它的上游供货企业,三家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场地、技术以及人员等瓶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家企业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在企业抱团后,可以入驻轴承园区,引进机械化设备,开拓智能化流水线,不断壮大产能,最终达到“1+1+1>3”的效果。

截止2021年底,干窑镇意向排摸原计划1000万元以上企业兼并重组15家左右;2022年,将全面启动企业兼并及腾退计划,力争2022年底完成企业兼并及腾退50%以上;到2023年力争全面实现企业兼并重组,园区外企业实现全面清零。


“轴承行业的转型升级,源于干窑对于行业的认可执着,只有不断升级才能有行业可持续发展。”干窑镇副镇长朱倪微说,执着不是要“抱残守缺”而是主动破局,孕育新机,轴承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犹如接受“窑火”的淬炼,轴承会“小而弥坚”,转动共富大车轮,完成重组的“乘客”也在陆续上车,启航新征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