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轴承》编辑部名誉主任清华大学罗建斌院士攻克摩擦学世界级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4  浏览次数:51
        时针指向早上八点。在清华校园的一间小办公室里,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罗建斌(音译)已经伏案工作很久了。看到记者来了,他立刻起身微笑:“欢迎,欢迎。”温柔谦逊。

初夏的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落在书桌上,最新的英语专业书籍和摩擦学科研报告在那里传播。后面的白板上覆盖着他最近的工作日程,密密麻麻。

  “摩擦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研究物体表面的摩擦行为。摩擦发生时,往往伴随着磨损。摩擦磨损会造成能源消耗,给设备、装置、材料带来损失。研究发现,全球每年约有30%的一次能源消耗在摩擦上,约80%的机械零件因磨损而失效,约50%的机械设备致命事故源于润滑失效和过度磨损。”七建斌解释了他着迷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是制造大国,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短,低端高耗能设备多,每年摩擦磨损造成巨大浪费。”

  在近40年的科研生涯中,国际顶级摩擦学学家一直在寻找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即如何降低摩擦系数和能耗,使人类社会的绿色发展成为可能。

  1978年,来自陕西农村的罗建斌考入东北大学物资系。毕业后,他进入Xi电缆厂当技术员。工作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电缆厂有一个叫拉丝铜线的工艺。夏季拉制的铜线容易氧化变色,成为废品。我和我的工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降低铜线的温度,逐渐对润滑产生了兴趣,并发表了我们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从此,罗建斌对摩擦学产生了兴趣。此后获得Xi建筑科技大学冶金系硕士学位和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力学系博士学位,当时主要从事薄膜润滑研究。

  30多年来,罗建斌和他的团队为攻克关键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研制出了新型纳米尺度的润滑膜厚度测量仪,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膜润滑状态”的概念,填补了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的理论空白,大胆探索了应用基础领域的超滑和抛光问题,从而为工业发展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在外人看来,这条科研之路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罗建斌说,有起有落,有艰辛。

  “例如,我们从1996年开始进行超滑研究,但一直没有重大进展。直到2008年,一名学生不小心在实验机中加入了酸奶,导致了酸中的超滑现象。有一次去杭州出差,喝了一口莼菜汤。我觉得挡水板又滑又有趣。后来我也发现里面超级滑。”罗建斌饶有兴趣地给记者讲了这些小故事:“其实我们每一个研究都有很长的跨度,中间有无数的失败。科研最重要的是毅力。”除了这种坚韧之外,他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摩擦学领域的世界级难题,带领团队一步步走向国际前沿,就是因为有“招数”可寻。

  第一个秘诀是,要做一流的科研,必须针对高风险、高难度的问题,坚持攻关。“科研不能做的概率是90%,被做的概率只有10%。失败是正常现象,成功是小概率。如果每个项目都能成功,只能说明它的风险很低,不值得投资。”罗建斌让学生做科研的时候“跳起来摘桃子”。

  锚定研究方向后,他重视“专注”和“冥想”。“做科研往往需要深入思考问题,找出隐藏在里面的根深蒂固的因素,需要安静深入的思考。要有执着的追求,不要急于求成。”在罗建斌的办公室里,一张写着“冷板凳十年,文章不可半空”的图片非常显眼。多年来,他严格要求学生每年发表论文不超过三篇,目的是让学生冷静下来,保证论文质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

  这几年,除了沉浸在实验室里,罗建斌在工厂、车间、生产线上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一流的成果做出后,一定要走出实验室,这是他眼中科研工作者最大的价值。今天他的团队聚集了三方面的人才,有的侧重理论研究,有的擅长攻关技术,有的侧重产业化推广。“在我们国家,很多成果完成后,发个高水平论文或者拿个国家奖就结束了,这是对成果最大的浪费。静下心来做出结果,但不要沉在实验室里。你必须让它流向工业,才能真正为人类的发展服务。”罗建斌说道。

  采访结束,罗建斌带领记者来到位于他办公室楼下的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么多年来,他宏观把握多了,一线操作少了,但每天一有时间就愿意泡实验室。

  目前,世界超级滑冰领域的顶级论文有50%到60%来自他的团队。但是罗建斌说这些远远不够:“做科研是我为国家做贡献的最好方式,也让我感到光荣。要让中国人在摩擦学领域做到最好,我们需要更加努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