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劳模王冰:让轴承“上天落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7  浏览次数:184
 做轴承的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劳模王冰,今天中轴网(中国轴承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咱们的这个劳模:

王冰是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自1982年毕业后,她的轴承之缘已经持续了37年。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的一种关键零部件,大到航天飞船,小到家用电器,都离不得它。多年以来,王冰研发的专业轴承能“上天”,也能“落地”。

王冰说,她的人生越活越像轴承,一直在转。希望自己像轴承一样承托责任,旋转自己,成就梦想。

结缘轴承 向一线工人“偷师”

“简单来说,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王冰介绍,轴承本身的性能、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主机性能和发展水平。

“从小就觉得工程师很酷,穿着白大褂,做科学研究,建设四个现代化。”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刚一恢复,王冰就立即报了名。“所有的志愿全是理工科。”最终,她顺利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就读她梦寐以求的机械工程专业。

1982 年,王冰大学毕业后就入职洛阳国家级轴承技术研究所。该研究所是当时中国轴承行业唯一一所国家级研究所,拥有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先进的实验设施。王冰所在的团队研制出的姿控动量轮随“风云一号”第二颗星升空入轨,并在电子计算机软损坏情况发挥关键作用,成功挽救失控卫星,因此获得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刚到洛阳轴承研究所,王冰没有实操经验,对于轴承的认识仅限于书本。“当时没有数控设备,精巧的工件要靠人工制造。在工厂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就了解到,要做好科研,我必须先学会开动这些机器。”王冰说。

一开始,她到生产车间“偷窥“,后来主动申请到车间向一线工人学习。从被铁屑割伤手指委屈地掉眼泪,到自如地摆弄笨重的机器,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她终于可以娴熟地操作车、磨、铣、刨、钳等各种专业设备。

通过良好的自我动手能力和过硬的书本知识运用,王冰能够准确识别和纠偏设计缺陷、优化工艺过程,破解了大量形状复杂、精度苛求的精密机械零件设计加工技术难题,推动她所在团队的研发成果成为风云卫星和东风导弹的配件。当卫星升空,导弹发射时,王冰参与研制的专业轴承也承载着使命“上天”履职。

情系轴承 带它走上“高质量”创新之路

1990年,王冰的职业生涯出现转折。顺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她与丈夫南下进入中山市轴承总厂。“南下有众多选择,但就是不舍轴承这个情缘。因此,选择了颇有名气的中山市轴承总厂。”王冰说,初到广东,从重工业地区到南方小城市,“从研究所进了企业车间,感觉落差很大。自己研究的对象也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中山轴承厂当时做得最多的产品是农机配套的普通零件,在技术上迫切需要提升。”王冰将科研装备工作者的严谨和经验技术带到了轴承厂,从规范制造工艺入手,她带头制定并指导实施了全套技术、工艺和质量管理文件,带领轴承厂走向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后来,她还主持开展了“中小型密封低噪音电机轴承”技术攻关,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内径25—60毫米低噪声电机轴承制造技术难题,实现批量生产并获得显著经济效益,获得199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轴承厂转制,王冰参与创办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成为技术带头人之一。企业转制初期,为求生存、谋发展,她带领企业技术团队走上创新之路。

王冰带领团队出国门、深入现场,直接参与主机配套研发,创新功能集成型专用轴承设计制造方法,将轴承这一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标准机械基础件与主机关联应用零件制成一体化精密快装复合单元,供装备制造企业直接安装使用,免去轴承选配、组装和因安装技术不足造成精度丧失、寿命降低等困扰,大幅提高轴承综合性能、减少累计误差、降低应用成本,创益于配套主机功能。“很多轴承专家都说,我做出来的轴承很不像轴承。”王冰说。

深爱轴承 科研人员“牵手”一线工人创新

2011年,盈科轴承组建了技术创新工作室,后来改为劳模创新工作室。2015年被评为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中山市第一个省劳模工作室。2017年底,王冰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据了解,王冰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分为产品设计组、工艺开发组和检测分析实验室3个功能分部,成员都是各个部门的技术骨干,涵盖了不同层面的员工,从普通的高中生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一直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到技艺精湛的工匠型技师、技工、高级工和一线车间工人,均网罗其中。

“劳模工作室由技术人员、车间班长、普通一线员工组成,不同职务、岗位的人在这个平台上探讨,不同思维的人可以互为补充。”王冰说,技术人员平时在办公室或实验室,不太了解市场需求,劳模工作室将技术部、制造部、车间等打通,大家有好的想法,通过这个组合可以快速转化。

在王冰的带领下,王冰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自主培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5名,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7名,6名技术骨干当选中国轴承协会技术委员会专业学部委员;先后承担了省市科技项目1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3件,参与制定了10项国家标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6项。

王冰深谙创新发展对于一个企业的意义:“不管外部环境怎么样,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她带领团队主动“加油”,不断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改革创新。

    中轴网(中国轴承网)是中国领先的轴承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率先采用轴承行业网站与专业轴承产品杂志为一体的运营模式,提供轴承企业,轴承供求,轴承资讯等信息,包括进口轴承、国产轴承、轴承型号、轴承型号查询、轴承现货、轴承采购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