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夏以来,钢市的利空“乌云”不断密布;到了仲夏时节,急于扭亏的业界人士认为6、7月钢价即将反弹。然而近期现货钢市需求相当清淡,与此同时,端午过后正直季尾和年中,钢贸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在供需均遇到利空的大环境下,市场上探涨反弹呼声渐渐“偃旗息鼓”。
据数据调查显示,26日螺纹钢主力合约RB1210开4112,收4076元/吨,下跌36元/吨。而现货市场也是需求迟迟未见起色,成交难有好转,商家高报低出现象较为普遍,跌价也自然成为商家出货的主要操作方式之一。
一环扣一环钢价难言上涨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表示,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央企要做好3至5年过寒冬准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资委已多次公开做出此类表态。由此来看,钢贸企业也很难在短期内摆脱目前的这种疲软、低迷时期,重点要看国家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在欧洲市场的持续动荡,国内宏观政策逐步放松的情况下,但作用显现目前看来还需时日。近期,钢材价格全面进入小幅下跌过程之中,但幅度相对有限。旺季不旺,主要原因还是产能过剩,产量屡创新高,下游需求难以跟进。虽近期国内宏观政策和投资有放松迹象,但钢市基本面仍面临多空难解决,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仍不容乐观。整体上,钢价影响钢厂,钢厂影响原材料,原材料影响钢价,环状反应中“弱势”谁都难“独善”。
需求惨淡、库存高企钢价松动空间有限
尽管进入6月份后钢价趋于稳定,但无论是钢贸市场的中间交易也好,还是终端工地的采购也罢,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量现象。显示钢价的趋稳多是由于市场心态在此前一系列重大利好刺激下抬升的;然而钢铁下游产业的实际变化尚未迎来政策和资金面宽松的实质性支撑。
在需求长期疲软难起的情况下,钢价整体上维持易跌难涨的弱势局面。工业经济的弱势下滑,使得连续高产的钢材难以及时被消耗。高产能、高库存、低需求三方积压,钢价松动空间有限。且加上铁矿石、钢坯等原料价格一时间也是难以反弹,成本钢性支撑较弱也是制约钢价难寻反弹上扬的理由,同时国内外的供需不平衡也是阻碍钢价上行的因素之一。
首先,国外需求方面。6月份,欧元区经济形势较为动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上周末,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还宣布下调全球范围内15家大银行的信用等级,虽然希腊方面,大选结果的出台让市场对于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担忧大为缓解,但是希腊大选结果并没有让其“经济衰退、政治混乱,退出欧元区”的风险降低,因此,大选结果给市场带来短暂的利好后就迅速消退了,欧元区的经济问题依旧突出。
其次,是国内的供求关系方面。据了解,近月来,我国粗钢产量极不稳定,大型钢厂减产意愿较弱,到6月中旬的时候粗钢产量已经开始回升,而且6月份恰逢高位多雨的销售淡季,钢材市场供需矛盾或将逐渐被激化。目前钢价毫无反弹的迹象,制造业放缓,下游需求还有进一步放缓的趋向,国内钢贸商普遍较为警惕。
另外,全国范围内在钢厂的宁亏损不减产的操作手段下,钢材市场的供求关系早已严重失衡;随着进入十二五以来,城镇化进程降速,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开始转型,再加上全球用钢需求整体下降;更是加重我国钢厂钢材的销售压力,在供大于求的非常时期,钢价受压易跌难涨十分明显。
整体而言,时间转到月底,且刚好是半年末尾,还贷、向钢厂缴纳定金等资金输出量剧增,不排除一部分商家降价出货。但是,全国部分地区钢市面临着现货超计划卖出,手中资源逆市紧张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钢价进一步下跌的趋势。目前,厂内库存高企,钢厂继续主导后期钢价下跌,然而各大现货市场在商家相对谨慎的操作下,库存资源十分有限,不缺资金的商家惜售也较为明显,但整体上难逃下跌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