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混乱
“看起来一模一样的轴承,价格竟然相差好几倍,我都不知道该如何选购了。”前不久,南昌车主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今年2月初,他在南昌市青山湖大道附近一家汽配店给自己的爱车安装了一个前轮轴承,使用还不到2个月,轴承就坏了。王先生找到汽配店,工作人员称他当时买的是“副厂件”,不是由零配件原属生产厂家生产的,质量肯定差些,并极力推荐原厂轴承及进口轴承。细心的王先生发现,该店销售的轴承价格从80至500元不等,从外观看起来几乎没有区别。王先生考虑到轴承关系到行车安全,最终还是选择花高价到4S店更换了轴承。
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轴承,价格为何如此悬殊?
在一家名为“沃动”的汽配店,记者称要购买北京现代“伊兰特”的前轮轴承,店主立即推荐了一个价格为90元的轴承。当记者表示价格太便宜、质量难保证时,店主又从同一个箱子拿出了两款轴承,称一款是130元的副厂件,另一款是280元的正厂件。可记者观察了许久,发现除了产品外包装上的条形码下数字编码不同外,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而在距离江西省运通汽配市场不远的青云谱区三店西路“轴承一条街”,记者注意到,不少商家销售的轴承外包装简陋不堪,甚至还有许多“三无”产品。谈到售后服务时,所有商家均表示,“出了门就不负责了”。
隐患重重
作为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零部件,轴承产品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运转,以及车辆的行车安全。
南昌车主周先生就因为伪劣轴承遭遇险情。今年4月2日,周先生一家三口驾车前往井冈山自驾游,没想到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他不久前在一家汽配店更换的左前轮轴承突然断裂。好在当时车速不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面对突如其来的故障,周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在没有任何碰撞、车身基本完好的情况下,车轴为何突然断裂?后经专业人员检测,周先生才得知,新换的轴承,内径、外径、游隙等指标不合格,导致出现险情。
在
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车主对假冒伪劣轴承的危害性都认知不够,认为轴承看起来都差不多,没必要多花钱买原厂产品。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是因为无法判断轴承的真伪,而误购了假冒伪劣产品。
亟待规范
该负责人呼吁,有关部门不仅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轴承消费市场,同时还应从源头上对生产厂家进行资质认证,抬高轴承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将那些经营不规范、产品质量没保证的企业拒之于市场大门之外。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应该自觉抵制购买假冒伪劣轴承的行为,一旦发现购买的产品是假冒伪劣或“三无”产品,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以实际行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