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钢材资讯 » 正文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铁矿石贸易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9  浏览次数:163
行业的垄断者是操纵产品价格的最大影响因素。垄断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损害。
       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6日在天津闭幕。在当前中国是全球最大铁矿石需求国,而铁矿石贸易被澳大利亚、巴西的三大矿业公司牢牢控制的格局仍未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铁矿石贸易机制,成为此次会议热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此外,有关中国民营矿企进行海外投资的现状以及未来前景在会上也受到广泛关注。
当前这样的机制是不合理的,从(2003年到去年底,由于铁矿石涨价,中国钢铁企业多支出成本,这个成本包括铁矿石本身以及海运费等过度操作,钢铁行业从(2003年到去年多支出3000亿美金,这足以引起我们各界对铁矿石的高度关注。
在铁矿石专题论坛上,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一语道破了当前铁矿石贸易机制给国内钢铁行业带来的损失。据他透露,目前,中国铁矿石消费占全球的60%左右,对外的依存度也超过60%,而全球铁矿石贸易市场也被三大主要矿业公司控制约60%,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困局。
李新创认为,当前中国每年超过7亿吨的铁矿石进口量,必将促使中国钢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在海外寻求长期、稳定、多元化的铁矿石基地等,努力打破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和力拓三大矿业公司控制铁矿石贸易的局面,建立一个公平、合理、透明的铁矿石贸易机制。
目前,我们除了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等主要铁矿石分布国家寻求合作之外,我们加快在非洲、南美以及我们周边国家(寻求)长期稳定的铁矿石基地,努力打破三大矿控制铁矿石贸易的局面。当然,这需要时间,不论怎么样,随着市场化的加剧,铁矿目前暴利将逐步回归,这是历史的必然。
据了解,在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海外并购投入的资金平均每年以67%的增长率增长,预计2020年将会突破2000亿美元,而民营矿企的海外投资逐渐成为在资源领域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先达介绍说:比如2012年民营的投资额上半年是11.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比重是79%,同比增长了67%,民营投资比例有所增加。
近几年,中国成立了一些矿业基金,再加上天津矿权交易所和天津国际矿业金融改革示范基地的成立,这些都为民营矿企走出去提供了很大支持。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干飞说:“2009年第一家矿业投资私募基金成立,2010年专注于风险勘探的基金成立,同年下半年信托基金开始涌入,现在涉及的产品200多种,融资规模将近800个亿。除了石油天然气油气之外,民营资本在矿产勘探开发上是占主导地位的,从发展趋势来看,民营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已经向利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得出的一个判断。
与此同时,中国的矿业风险勘探市场也随之建立并不断成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采访中,多名业内人士均对矿业风险勘探的未来抱有乐观态度。金疆矿业基金的总裁陈彪就是其中一位。
中国的矿业风险勘探市场我是比较乐观的,一个方面是我们国家本身的资源勘探还有很大的潜力,就是把这些项目放在资本市场上就够我们做一阵子。另外一个要组建海外兵团,我们在这里设立规则,让外国人拿着他们自己的项目,到我们这里来上市,到我们这里来融资,让我们投资者足不出户,不用走出国门就可以参股控股投资海外项目,这是非常好的一大步。
也有分析人士呼吁,民营企业在海外矿业并购时,要做好战略规划、制定实施方案、风险防控措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研究海外矿业并购的特点、难点、风险点,特别是做好项目前期的尽职调查,把风险规避在正式交易前。
携手应对、共促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113日至6日在天津举行,共吸引了来自55个国家的6000多名代表参会。由中国国土资源部主办的这一大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矿业界获取技术信息、交流发展经验、开展商务合作的重要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