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钢材资讯 » 正文

钢铁行业需要顽强的意志度过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15  浏览次数:195
全球银行业正在经受监管、资本和结构转变的重重考验,市净率勉强达到0.5倍。但如果你就此觉得它们的日子不好过,就请想想钢铁厂的老板吧。全球产量最高的钢铁集团——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如今股价只有2008年峰值的20%。世界第六大钢铁厂商——新日本制铁公司(NipponSteel)的市净率为0.6倍。考虑到钢铁的需求增长还在放缓,情况会不会变得更糟?世界钢铁协会(WorldSteelAssociation)预计,今明两年钢铁消费量仅将取得2%3%的年增长率。在过去两年内,钢铁消费量年均增长10%。中国钢铁需求据信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但中国的经济增长高峰已经过去,而且中国当局正试图转变依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另一方面,钢铁行业存在供应过量。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在全球供应链中,过剩钢铁达到2.5亿吨,相当于全球年消费量的近五分之一。有超过一半的供应过量发生在中国。亚洲的其他经济体也无法接过中国手中的接力棒。印度钢铁消费量年均增长5%左右,但该国钢铁需求仅占全球的5%。印度尼西亚的需求仅为印度的六分之一。
难怪投资者对这一行业避之不及(安赛乐米塔尔的市净率仅为0.4倍)。但不可否认,现代制铁(HyundaiSteel)等一些韩国制造商是个例外,其市净率仅略低于1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国汽车行业的强大实力。
除了供需不均衡以外,钢铁行业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利润率下滑。按照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计算,韩国浦项制铁(Posco)的利润率已下降至2005年最高值的三分之一。今年铁矿石价格下降也于事无补,因为钢铁需求滑坡会压低钢铁价格。
面对困境,钢铁行业需要保持钢铁般的意志。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称,目前许多世界整车企业赴中国东北地区投资兴业,致该地区汽车用钢材需求剧增,韩浦项制铁为此加大了投资力度。11日,浦项制铁与中国通化钢铁集团在吉林通化市合作建立的钢材加工中心“POSCO-CJPC”正式竣工。该中心年产能达20万吨。
JFE钢铁11日表示打算收购德国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在北美的业务。蒂森克虏伯因业务恶化宣布将出售其在北美和南美的业务。JFE钢铁希望能够灵活使用蒂森克虏伯在北美的钢板工厂,作为向北美和墨西哥提供汽车用钢板的生产地点。此外,韩国浦项制铁等钢铁巨头也对蒂森克虏伯在美洲的业务表示了兴趣,今后有可能出现竞购的局面。
蒂森克虏伯在巴西和美国2处生产地点的建设费用合计约9000亿日元,2010年开始动工。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在巴西,半成品制造成本上升,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尽管收购金额还不清楚,但美国钢板工厂的收购金额很可能超过1000亿日元。
JFE目前与蒂森克虏伯合作开发和生产汽车用钢板。钢铁业受经济低迷的影响业绩并不理想,考虑到北美汽车用钢板业务中长期仍将继续增长,JFE打算收购这一业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