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钢材资讯 » 正文
风雨伞与钢市
发布日期:2024-02-07

近日,各类媒体上出现最多的字眼是各地政府的稳增长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极为吸引眼球,并引起美好的遐想,有两篇报道格外引人注目:《地方重大项目投资总额两月接近4万亿》与《多部委将出新政支持铁路融资》,题目集中于资金与投资的概念,这也尚未跳出中国经济发展靠投资拉动的模式。《地方重大项目投资总额两月接近4万亿》显示了各地政府的规划或设想,甚至已开始实施的项目,可是我在想两个问题:

一是如此庞大的重大项目投资的举措,资金从何而降,2008年国家针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那时是国家级的“4万亿保增长投资刺激计划,有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筹措。昨年在国家明确不会再出台类似的国家级投资刺激政策后,转由各地地方政府就稳增长而实施具体举措,从6月到7月底,从陕西到广东,二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部分地方政府所推出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已接近4万亿,后续仍存在连续推出的可能,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还会创新高。那么,各地如此庞大的投资规划,资金的筹集是值得关注的,毕竟2008年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所带来的地方高负债风险应该还未排除,地方出让土地所带来的巨大的地方财政收入因受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目前正处于低迷状况,由此,在地方资金紧张状况下,新一轮大规模投资规划所需资金的投入从何而来值得关注,这并可能更加剧地方更为沉重的负债压力。对轴承行业也带来了冲击。

二是"投资刺激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通过基础建设的投入,达到扩大财政收入的稳定与提高,由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产业结合最为紧密,基础建设做好了,也可使土地出让价格得以进一步抬高,地方政府可以借助这一产业链,获得增加地方收入的有效途径。

“723”事件铁路建设明显减速以后,铁路建设的复工节奏受到国人的格外关注,也一直牵动着钢铁人的神经,《多部委将出新政支持铁路融资》再次开启了国家层面加快铁路建设复工节奏的绿灯信号。

基础建设的扩大,铁路建设复工节奏的加快,也必将带来当地的用钢需求,这对于中国过量的钢铁产量而言,又有了可加速消化的良方。但这一潜在的内需增量的一部分,若循环于扩大钢铁产能之中,也会引致往后发生更为严峻的钢铁产能过剩的可能性,起到减缓或改变钢铁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节奏。

风雨交加的上班路上,突然感觉另有异样,地铁上的乘客比往常少了一半,原本拥挤的车厢变得空空荡荡;在等待绿灯欲穿越马路的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异常的风雨带来车空路人稀的状况,恶劣的气候环境,带来了生活、工作常态的暂时改变。

在目前极度低迷的市道中,钢市所呈现的市场气氛冷清、电话铃声偶响、交易清淡的状况,不正是源于供需矛盾的更为严峻、资金流量受到阻碍,呈现了钢铁物流流量的下降。

肆虐的台风携带着暴风骤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与不安,但台风不会久留,定会离咱而去,阴霾的天空终难阻挡阳光,蓝蓝的天空重显不远。

钢市也是如此,受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大环境影响,以及钢铁业自身发展的系统性缺陷的作用,供需矛盾严峻性添加了市场的冷静与平淡,若建设复工节奏有所加快,各地政府稳增长地方重大项目投资部分开张,加上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旺季的逐步来临与近期钢厂因例行检修带来的供应量的有所下降,阴霾的钢市,就像乌云会逐渐的散去,车厢会恢复到常规的拥挤状况,人们仍将匆匆的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中那样,重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