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虽然说钢铁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未免有些夸张,但是步入微利时代无疑是个不争的事实。转型成了现在钢铁精英们探讨最多的话题,进军地产、酒店等非钢领域是现在不少钢铁人正在做或者打算做的事情。而接受记者采访的老张(化名)正是其中的一员,所不同的是他进入的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行业——印刷业。
并非心血来潮
与几年前地产行业市场火暴时不少钢企和贸易商蜂拥投资房地产行业不同,老张进军印刷行业建印刷厂并非心血来潮和跟风。据记者了解,目前,钢铁行业转型发展非钢产业的并不在少数,但多数集中在房产等高回报同时也风险相对较高的领域。对于自己为何选择印刷业,老张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目前钢铁行业整体利润下滑甚至亏损是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处境要更加艰难,不转型或许只有等死。”老张对记者解释说,“但是要想和大企业一样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来实现转型,对于我们这样的小企业而言又是十分不现实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选择一些投入相对较少的非钢领域。”“其实建印刷厂也并非深思熟虑的事情,而是恰好有这样一个机遇。”老张继续对记者解释说,“我的一个朋友在印刷行业干了十几年,对这个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现在打算‘单飞’但是资金相对紧张,于是邀请我加入。”
尽管老张嘴上说是在帮朋友的忙,但是他同样是一个不打无准备仗的人。“目前印刷厂已经开业十几天。每小时有几百元的收入进账。”老张给记者算着他的生意经,“与钢材市场每吨钢材几十元的利润相比,在利润方面要好很多。而且除了前期的设备投入之外,后期成本投入要少得多,经营风险自然小得多。”“我的这个印刷厂目前并没有竞争对手出现,同样在设备上也是最好的,即使出现竞争对手,可以考虑在技术上胜出。”
遭遇人才磨合
尽管合作伙伴是印刷行业的老行家,但老张的印刷厂在运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麻烦,而这就是人才问题。钢铁行业老手的老张这次在招聘人才上遭遇到了“晃点”。
“印刷行业是个需要高熟练度的行业,因此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十分抢手。”老张对记者说,“而我恰恰在这个环节遇到了麻烦。”老张喝了口水继续介绍着,“当时在招聘师傅的时候考虑出现了偏差,招聘了一个有5年工作经验的师傅。面试结果十分好,可是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却出现了麻烦。虽然一般的技术工作这个师傅可以胜任,但是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这个师傅就很难胜任了。”“后来经过多方了解,我才搞清楚这个人虽然在印刷行业从业多年,但基本是学徒的性质,很少接触相对核心的技术,自然很难独挡一面了。”老张无奈地表示,“没办法,只能重新招聘。”“目前新的人员已经到位,只是一切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
虽然遭遇到了“人才问题”的插曲,但老张的印刷厂还是如期开张了。
去留仍需观望
据记者的了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类印刷品需求的急剧增长,从2001年到2002年增长速度为13%,印刷产品用纸达到3686万吨。2002年进口印刷设备及器材达到10多亿美元。按照国民经济年增长速度来看,尽管各地区增长多少有所不同,但从印刷工业整体来看,大家预期增长幅度不会低于10%~15%,因此中国的印刷业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兴旺与持续发展。
但对于是否要在印刷行业大展拳脚,开辟新的天地。老张明确表示暂时没有这样的打算。“建印刷厂更多的是为了充分利用闲置资金。”老张表示说,“由于都是自己的原始资金积累,所以并没有银行还贷的压力存在。因为钢材市场行情不好,所以这些资金更多时候只能闲置下来。”
“闲置下来的钱并不会生‘钱’,只有动起来才会出现新利润,而这也是我建立印刷厂的初衷之一。”老张告诉记者说,“当时毕竟对钢铁行业了解更多些,更多精力还是会集中在钢铁领域和镀锌厂的发展方面。”
“建印刷厂只是为了反哺在钢铁领域的利润下滑,对于我来讲,转型并不意味着对主业的舍弃,而是蛰伏,寻找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