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11  浏览次数:177
6月5日至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中,中俄两国计划签署17份双边文件,囊括经济、能源、旅游等众多领域,其中尤其值得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注意的是双方在工业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普京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的会谈中表示:“得益于共同努力,我们将俄中合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质量”,双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得到深入发展。俄罗斯在普京上一次执政期间,曾经在经济上获得迅猛发展,在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后,人们也对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充满希望,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没有本土工程机械巨头的俄罗斯凭借广袤的国土及丰富的资源,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把目光投向“北方的邻居”。
  市场前景看好 本土制造企业羸弱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的资料显示,从2000年起,俄罗斯成为世界上建筑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建筑市场每年增长达到10%~15%。尽管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在2009年经历了堪称全面崩溃的一年,当年工程机械市场增长率为-13.2%。但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今后几年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据由BusinesStat编制的“独联体国家建筑机械市场分析”的数据显示,2011年俄罗斯市场工程机械产品的销量达到57300台(件)。而据预计,在2012~2016年间,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市场随着需求的日益增加,销量将平均每年增长12.2%。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上,俄罗斯本土生产企业的销售额所占的比例却并不高,这对于关注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工程机械制造巨头企业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由投资带来的工程机械需求是一方面,与此同时俄罗斯建筑及工程机械折旧率达到45%至75%,工程机械新陈代谢所带来的庞大市场需求也着实吸引了行业巨头的关注。
  相比红红火火的工程机械销售,俄罗斯的工程机械制造目前羸弱的态势却令人唏嘘不已。相比之下,其南方的邻居——中国,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至少在今天看起来风光无限的,而这风光背后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得益于前苏联在上世纪50、60年代对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支持。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在工程机械的发展上却走上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在强大内需的支撑下,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近日由国际知名工程机械期刊《建筑机械》(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工程机械排行榜单中,中国的三一及中联两家生产厂家更是跻身全球前十。而俄罗斯由于受到“休克疗法”在经济上的失败以及持续动荡的政治局势的影响,尽管在大型施工机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整体上并没有继承前苏联在军事工业上的强大技术优势,俄罗斯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在世界上叫得响名号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Yellow Table
两大赛事提振 基建空前活跃
  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在基础建设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普京曾表示,到2015年俄罗斯的投资将增长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5%,这其中基建投资将会占极大的比例。
  根据俄罗斯政府制定的《2020年前快速、高速铁路发展计划》及《2030年前铁路交通发展战略》及俄罗斯政府官员的表态显示,未来10年俄罗斯将需要投入约5万亿卢布(俄罗斯卢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在2012年6月5日为1:0.1920)进行铁路现代化改造和发展。其中,优先解决的是改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交通状况,发展连接至主要港口的交通通道。根据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2020年前的交通发展计划,到2020年将在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建设91个交通换乘枢纽,与之相关的项目总投资将达到6.8万亿卢布。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这连续两届世界体育盛会也将为俄罗斯带来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2014年在黑海沿岸港口城市索契举办的冬季奥运会筹划及举办比赛等的相关总投资额将达到3300亿卢布,作为投资的重要内容,比赛场馆及与之配套的设施建设将占到极高的比例。世界杯对于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看似更为巨大,除去现有的4座场馆需要翻新外,俄罗斯将会另外修建12座新体育场,用于满足32支世界足球劲旅的比赛需要。普京曾在国际足联总部苏黎世表示“据初步计算,我们需要花费3000亿卢布建设体育馆及相关基础设施,大约相当于100亿美元,这可以与南非筹备和举办的世界杯比赛相提并论。”
天然优势助中国企业在俄快速发展
  中俄两国既在历史上有着难以理清的纠葛,又在当代国际格局中存在着休戚相关的战略关系。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北亚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俄罗斯近年来也加快了“向东看”的步伐。普京上台后专门成立了俄罗斯远东发展部,还提出要整合资源建立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发展国有企业”。卡内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的Dmitry Trenin甚至认为:“如果彼得大帝在世,他会将首都迁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远东城市,又称海参崴),而不是圣彼得堡。”凭借在地理位置上的先天优势,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强势进入俄罗斯远东市场。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俄出口的重要窗口——黑河口岸对俄出口铲土运输类、挖掘类、压实类工程机械共计517台,与黑河市隔江的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在俄的批发销售中心。
  中联重科也在今年加快了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步伐,今年4月28日,中联重科在莫斯科与俄罗斯大型企业马斯特集团签署20亿卢布(约合4.28亿人民币)的授信合作协议,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购买中联重科的各种工程机械。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中联重科进入俄罗斯市场之后,在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扩大融资,既注重数量增长,又注重质量提升,来全面推动中俄务实合作向高水平发展。
  徐工在装载机、平地机、旋挖钻等领域在俄罗斯市场实现了批量出口,柳工、临工、山推等企业也均已进入俄罗斯市场。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