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云和轴承小荷已露尖尖角
发布日期:2024-02-07
  日前,云和诚创轴承有限公司受到宁波、绍兴等发达地区企业关注,邀请其到浙北的工业园区共同发展。但是,诚创轴承总经理徐华高婉拒了邀请,最终将投资5亿元的高精密轴承套圈毛胚生产项目落户在我县。
  “云和轴承主打内外套圈、保持器和钢球‘四大件’。要是客户买了套圈,自然要买相同数量的钢球,如果各做各的生意,谁都不可能做大做强,大家必须相互扶持、共同配合。”县工业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2008年,诚创公司将花费了近300万元取得的技术成果,无偿分享给兄弟企业。
  “为大企业做配套生产,连企业用地都已经预留了,这么好的事为什么拒绝?”面对疑问,徐华高胸有成竹地表示:“从单打独斗到结成自律同盟,云和轴承企业已经形成‘树状互利关系’,在这支合力做大做强的舰队中,诚创将会有更好的航向。”
  同现在的自信笃定相比,我县轴承曾经因技术力量低、管理能力差而前景堪忧。我县轴承业有20多年发展史,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家轴承企业,工人们抱着“技术铁饭碗”,常常一不顺心就跳槽。
  理顺了内部竞争关系,县轴承企业直面起自身与先进企业的差距,沉下心来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涌现出了“诚创套圈”、“兴昌钢球”、“华鹤保持器”等全国“单打冠军”,多家企业成功跻身世界著名公司SKF、NSK和国内最大的轴承生产企业人本集团的供应商。
  “以现有合作基础考量未来发展,最理想的走向是大家集体投资建立一个大型领头羊企业,在国内轴承市场上获得真正的发言权。”浙江利隆轴承公司总经理吴跃平的话,点出了云和轴承企业抱团突围的走向蓝图。
  这些举动不仅使我县 “轴承舰队”在金融危机中顺利过关,还促进全行业在逆市中实现了快速增长。
  我县轴承企业的抱团姿态和整体实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知名企业前来考察合作。我国权威的轴承研发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在实地考察后,多位专家受邀成为我县轴承企业的“技术后援”。
  和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柳世平说:“有时候一个组长跳槽,十几号人的技术团队全都一起‘跑路’,导致整条生产线都得跟着停。这种经常性的人员流动让每家企业都十分头痛。”
技术工人的频繁、批量性跳槽,促使轴承企业召开了第一次 “圆桌会议”,组建起云和县轴承行业协会。县工业园区负责人介绍:不许互挖墙脚;如有曾在其他企业任职的工人前来求职,需先征求原企业主意见;行业共同出资培训员工,实现资源共享;行业内企业同工同酬……这份措辞略显粗糙的 “自律公约”,掀开了云和轴承行业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