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钢材资讯 » 正文

钢材行业欲走出困局获得发展需先洗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1  浏览次数:137

钢贸行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全国钢贸企业的数量已不下20万之众。

在国内最大的钢贸企业集散地上海,就齐聚了不下于12000家的钢贸企业。然而,这样一支数量庞大的钢贸大军,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酷的滑铁卢,其惨状远远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给行业带来的伤害。不少钢贸经理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在这轮洗牌中,将会有一半的企业折戟沉沙。

但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在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能否战胜危机,走出困境,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工作。王义芳认为,我国钢铁工业要想在这场考验中赢得主动、站稳脚跟,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政策效应何时产生共振,今年以来,政策面始终处于审慎的态度,大部分采用预调微调的措施,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对紧缩的预期,在这样的局面下,只有采用降息等金融调控工具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才能改变目前相对悲观的预期,从目前的政治和经济层面判断,最晚于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初,降息等信号必将发出。

二是钢厂何时再限产,从去年年底到第一季度末的钢厂限产保价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部分大钢厂由于限产丧失部分市场份额,所以在钢价上行后,就采用以量换价的市场操作,大量向市场集中投放资源,直接导致钢价滞胀。从去年年末到现在,虽然原料成本有所下降,但是油价高企,人工成本大幅上涨,钢厂的综合生产成本基本比去年要上升20%左右,而且无法向下游传递。所以钢厂对钢价止跌的期望最大,一旦价格再次下行,打破钢厂的心理价位后,集体限产保价的局面将再次出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