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钢材资讯 » 正文
上下游两极端 钢铁业火烧眉
发布日期:2024-02-07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指数报告,4月份国内钢铁业PMI指数环比回升,达到55.7%,重回扩张区间。此前持续低迷的钢市有回暖迹象。不过,产量先于需求快速释放,供需矛盾令人担忧,如果后期产量持续走高,会加剧市场的供需矛盾,破坏钢市的稳定和均衡发展。

相关的指数报告认为,当前国内钢市回暖特征已经初步显现,后市有望保持平稳。但也必须看到,当前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回暖趋好的走向能否进一步巩固,需要进一步观察。

三大矿垄断地位或强化

近年来,中国强劲的需求刺激了国内外矿山的投资和扩产,中国铁矿石的进口来源也日趋多元化。据王晓齐介绍,在2011年,我国从5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铁矿石超过千吨,比2005年多出了25个。

但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同比2010年的6.19亿吨,增加6700万吨,增幅为10.8%

据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会长徐旭介绍,去年我国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四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比重贴近80%,进口量分别为2.97亿吨、1.43亿吨、0.73亿吨和0.36亿吨。

即在我国铁矿石进口多元化的同时,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南非库博矿业公司这些大矿山在我国铁矿石进口占比中,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

由于四大矿山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届时国外新兴矿山面临成本挑战,生产经营遇到很大困难,新一轮的兼并整合不可避免,四大矿山有可能借此机会兼并众多新兴矿山,重新提高行业集中度,在李强笃看来,伴随着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关系的形成,以及矿价的下跌,成熟矿山的成本优势将显现,垄断格局将得到强化。

李强笃直言,进口铁矿石来源国多远化、全球铁矿石流向中国的格局将得到强力终结目前进口国多元化是高价吸引而来的,新兴矿山成本对比成熟矿山没有优势,新一轮兼并重组不可避免

进口矿价高了,国产矿产量就上去,进口矿价落了,国产矿产量就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开采成本高,就近年来国产矿产量变化而言,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总结出了这么一条规律

据石洪卫测算,我国国产铁精粉产量中,制造成本不含利润在500/吨以下的占总产量的30%;在500-700/吨的占总产量的40%;在700/吨以上的占总产量的30%而三大国际铁矿巨头的开采成本,包括新开矿区一般不超过50美元/

由于2009年矿石市场价格低迷,国内30%左右的矿山处于亏损之中,被逼停采,国产矿的增量需要边际利润的保证,不然增量无法实现,据柳希测算,从最近三年的国内矿供应量与价格关系分析来看,约25%的内矿采选成本为900/

柳希直言,当矿石价格达到国内矿石成本以上,并存在足够利润空间,并能保障增量部分的边际利润时,国内矿的增量空间才能相应得以拓展。

从长远看,如果未来市场有波动,三大矿山估计没事,因为他们成本太低,但是非主流矿(指新兴矿山)成本很高,如果价格大跌,三大矿山照样赚钱,新华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采购部副总经理吴家皓告诉钢联资讯记者,不能指望2013年以后,市场就会供大于求,如果供大于求,那三大矿山的垄断度会越来越高,而不是越来越低,因为他的成本优势太大了

下游需求还低迷

【黄金周难救白电市场】

2012年第一季度白电产品销售一片跌声,国内厂商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五一小长假,希望能将水位高涨的产品库存消化清掉一批。但在空调销售一片红火的衬托下,冰洗产品依然销售惨淡;家电零售渠道在电商低价压迫下大不如前。

某家电龙头企业白电产品负责人表示,虽然暂时没有收到最终销售数据,但从过去几天的市场情况来看,今年五一小长假销售只能用惨淡来形容,空冰洗产品销售较去年同期跌幅或将超过三成。

事实上,从已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财报来看,白电企业仍未能走出行业阴霾。中怡康白电研究总监施婷对此分析说,像北京等一线城市,空调保有量已经很高,主要靠新房增加需求,但近期楼市低迷和天气因素影响了卖场空调销售情况。而洗衣机受外围经济等因素影响程度要低一些,并且洗衣机是较早进入中国家庭的,相当部分的洗衣机已经进入淘汰期,所以原本期待洗衣机能在今年五一期间有较佳表现,但最终结果还有待观察。

家电业观察家刘步尘表示,家电企业再指望一两个小长假对企业销售带来大的拉动已经越来越不现实,小长假的促销活动并不足以引发消费者购买热情。

【工程机械行业增速放缓】

今年在国内需求减缓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整体工业利润已经出现了下滑,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速也在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表明,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60亿元,同比下降5.2%。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个行业下降。其中与机械工业相关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6%,汽车制造业下降6.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3.4%

而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1~2月份机械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速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回落,产、销增速仅在11%以上。而同期工程机械生产增速低于整个机械工业的平均水平,为7.47%,比去年同期下降51.01%

此外,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还进一步显示,1月份,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和压路机销量同比分别下降53.1%49.8%66.6%53.3%,环比数据分别下降38.5%64.3%18.7%35.0%

产能过剩的压力仍在加大

一季度全国累计生产生铁16592万吨、粗钢17422万吨、钢材222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2.5%6.5%。在昨日的交流会上,有投资者不禁反问,如今钢价低迷、钢企亏损,为什么钢铁产量还是居高不下?”

对此,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解释,尽管增速下降明显,但需求还在增长。一季度国内表观消费1.65亿吨,同比增长1%。另外,钢铁企业的成本很大,企业不会轻易减产。不同企业的成本条件和对后市判断预期不一样,钢价和钢材产量目前并没有清晰的线性关系。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钢铁需求量及出口均出现下降,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明显。进入2009年,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钢铁行业形势有所好转。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工业化基本完成、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时候,钢材消费将达到饱和点。钢材消费达到饱和点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我国一个也没有达到,因此未来我国钢铁消费仍将保持增长趋势,但预计钢铁需求增速将放缓。

产业政策方面,“38号文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当前市场倒逼机制,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联合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推动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加快淘汰强度335兆帕以下热轧带肋钢筋,推广强度400兆帕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2011年底前,坚决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