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61亿元,同比增长16.92%;营业利润4.79亿元,同比增长3.8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8.14%;基本每股收益0.998元。201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3亿元,同比增长15.34%,环比增长2.12%;营业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6.57%,环比下降27.3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7.60%,环比下降17.21%;基本每股收益0.291元。
营收增长来自于价格提高
公司的半年报披露,大冶特钢在2011年上半年销售钢材66.96万吨,同比略有下降。第三季度钢材价格保持稳定,公司的营业收入变化也不大,由此可以推断出公司2011年前三季度的钢材销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品价格的提高。较高的毛利率和较低的销售期间费用率共同保障净利润的增长。2011年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是国内所有钢企共同面临的问题。大冶特钢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9.04%,高于营业利润的增长率。受此影响公司的毛利率同比降低1.61%至9.52%,但仍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自从中信泰富入主大冶特钢以来,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期间费用率不断降低。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分别降低了0.385%和0.395%,期间费用率降低0.66%至2.6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高毛利率和低期间费用率共同保证了大冶特钢在的净利润率在行业中保持领先。技术改造项目陆续完工,公司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大冶特钢仍然没有大规模扩大粗钢产能的计划,2011年进行的17项技术改造多为提高钢材的质量和扩大钢材的品种,其中的11项已经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新建两台5吨保护气氛电渣炉项目和1号连铸机改圆坯专用连铸机项目分别于六月和八月完工,其余项目将在2011年末和2012年中陆续完成。项目完成后公司的钢材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公司未来发展目标仍然是竞争小、毛利率高的高端市场
公司关键产品产量已经占总钢材产量的18%以上。其中风电主轴和变速箱轴承材料是国产材料的最高等级。2011年上半年开发新产品5.13万吨,其中大飞机用钢具有独家供货资格,核电支撑材料性能优于其他企业。新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能源、军工、航空、工程机械等高端市场。国内高端产品的产能不足,很多企业都需要进口来满足生产需求。未来如果大冶特钢的产品能够替代这部分进口产品,公司的毛利润率还能继续提高。
投资建议及评级
我们预测2011年-2013年公司的EPS分别为1.33元、1.69元和1.87元,按照10月26日收盘价11.73元测算,2011-2013年的动态P/E分别为8.8倍、6.9倍和6.3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的成长性明显优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特钢下游需求不振,部分特钢生产企业仍在扩大产能,未来存在由产能扩大而引起毛利率下滑的风险。